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个地名存几世回忆。路名、村名、城市名……时光流淌,哪些熟悉的家乡符号行将作别,几多曾经的传说化作流水。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特别奉献《致我们正在消逝的文化印记》这一季聚焦故乡的名字,走进五个地名的变迁故事,捡拾群体记忆里的旧日时光和明日期望。
一说“北京路”,可能广东、广西、河南、湖北、山东、江西……全国很多地方的朋友会说,我们这儿有。
而比较有名气的,广州市的北京路算一个。它是广州市越秀区的步行街,是广州建城的基础核心之地,古时候的CBD。不过,早年间,这里叫做“双门底”大街。
这里是双门底
双门底曾处于老广州城的中轴线,市井繁华,商贾云集,被称为“岭南第一街”。
只是如今,这里却很少再有人喊它“双门底”。
从小走这条街到大的梁伯和李伯说:“叫过汉民路,叫永汉路多。永汉电影院就是用这条路起名的。”
当年小童,今已耄耋。“双门底”的名字也几次更迭,从永清路,到永汉路,上世纪60年代正式叫做北京路。
时过境迁,日渐残旧的石鼓如今孤零零地站在北京路和西湖路的交汇处,作为拱北楼曾经存在的印记。
图为拱北楼今昔对比
那楼、那石、那根
图为陈李济的创业旧址位于北京路194号,标志性拱顶是陈李济的识别符号之一
陈李济药厂的两位老师傅赖老和小志,得从相邻商铺才能推测出老药厂蜡壳车间的旧址所在,“就这一栋,这个门口是282号,就是这间。好像没门牌了,这是280号,那是284号,应该就是282,整修过应该门牌拆掉了。”
图为早期陈李济工人生产场景——制模
当年药香是它的门牌,如今这里早已做起别的买卖。
《广州城坊志》引清代文献记载:“双门底陈李济蜡丸药肆,肇自国初。”老师傅的回忆,也从小蜡壳开始。小志说:“一个做蜡壳的车间,就在这里做,做完以后拉到正厂那边去包装。踩着三轮车,上面用竹子做的蒸笼,放着很多做好的半成品蜡壳。车水马龙很多车。很多小朋友就偷那个蜡壳来玩。他踩个三轮车,别人在那里偷。”
图为陈李济药厂所在地古今对比
药香褪去,药厂搬迁,厂房转作他用,两家洋快餐的招牌夺目。把目光从街面移开,后退、再后退、仰头,才见药厂招牌在建筑最顶部,老师傅说,这就像根,仍然留在双门底。
赖老说:“那个是我们搬出去以后,这里进行商业改造,我们厂提出的唯一要求留下这个标志,在这里。就是说,起码这个194号曾经是陈李济的旧厂,有这个标志。其他都面目全非了,完全看不出来了。”
记者手记
和老字号陈李济的老师傅约在了北京路上一座商城二楼的快餐店碰面。一进去,才知道为何会约在这里,老师傅说,这个位置是过去药厂的会计室。然后,被附近学校投诉过的锅炉、民兵存枪的仓库、把药丸当糖给小朋友的更老的老师傅……就由着他们的描述,在这商城里重新生长了出来。
看到旧时中药蜡壳的模型,颜色微黄,用木制模具手工制作,抽去模具后,蜡壳圆子上会留下一节蜡蒂。和后来工业流水线生产的平滑的白色球型蜡壳不同。而这一变,去掉的不止那节蜡蒂。
微黄的蜡壳圆子在木制模具里,不知为何,像极了街对面档口卖得火热的小吃章鱼丸子。
本在广州府中轴线上,人们生活中最主要的大街。如今,热闹不减,南来北往,游客众多,依旧是地标,当地人却去的少了。
食在广州,北京路周围,茶楼、茶餐厅、肠粉店、炖品店也在此集中。可已不是老广州想念的食肆。有人说,是云吞里少了一味,人情味。
对于一些事情,我们或许是很想努力记得的。就像北京路上竖着的铜壶滴漏模型。管子虽每天定点放水,可终究是不尽职的,让人弄不懂,为何要摆放几只水桶。
何为印记?或许不单是留下的痕迹、古迹,更是聊起时,互相之间一种“你懂”的心照不宣。
消息来源于:央广新闻、中国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