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

CORPORATE CULTURE

【厂庆特刊】让更多的陈李济故事被记起

发表时间:2018-10-22 作者:企业文化部 蔡沛欣 浏览次数:2764

每天打开博物馆的大门,一遍遍讲起陈李济的故事,故事每天在重复,但是每天都有新 的内容。在陈李济中药博物馆讲解员这个岗位将近10年,迎来送往接待了很多参观者,从普通市民到诺贝尔奖得主、从老街坊到慕名而来的外国友人、从年幼学步的小孩到步履蹒跚的老人,在他们的评价里,看得到陈李济的发展和变迁。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陈李济建厂418周年。1998年陈李济从越秀区北京路旧址迁址海珠区广州大道南,20年里,新的厂区不断繁荣,陈李济的品牌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 2008年,“陈李济传统中药文化”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陈李济荣获吉尼斯世界纪录“全球最长寿药厂”,自建的陈李济中药博物馆,开馆至今已有14年,从岭南地区的首家中药行业博物馆,逐渐发展成为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广东省中医药养生旅游示范基地、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广州市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传承基地。

每天在博物馆工作,讲得最多就是陈李济的传承和创新。清朝初期,陈李济首创蜡壳药丸包装工艺,掀起了中成药的包装“革命”,使中成药远洋贸易成为可能。近年来,陈李济首创蜡丸文化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因促进了“一带一路”中成药远洋贸易而备受国家、省、市等各级媒体关注。

2015年12月2日,“一带一路 广东出发”全国网络媒体广东行采风团在参观陈李济中药博物馆后,媒体记者们纷纷盛赞和肯定陈李济首创的蜡壳丸包装工艺是一大创举,为中国古代中医中药随着海上丝绸之路推广到全世界创造了重要条件。他们说,“作为我国中药行业历史悠久的“中华老字号”,陈李济传统中药文化技艺不断升华,为推动中医中药走出国门,建设新的海上丝绸之路贡献着不朽的力量”。

在伟哥之父、诺贝尔奖获得者弗里德•穆拉德教授和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乔治•斯穆特博士眼里,他们在参观的时候都不约而同地惊叹陈李济当时发明的蜡壳药丸包装工艺是“颠覆性的创新!”。

2017年6月,“海外华媒看广东——海丝•广府文化行”首站走进陈李济,来自五大洲28个国家和地区的43家华文媒体50名社长、总编等媒体高层代表团,参观博物馆、陈李济蜡丸生产车间、品鉴年份陈皮、体验陈李济柑普茶道、参与中医药互动课堂,看着外国媒体记者们纷纷竖起大拇指点赞,作为一名陈李济讲解员倍感自豪。

陈李济是广州土生土长的中老字号品牌,在越秀区的“老街坊”眼里,很多人都是闻着陈李济药香长大的一代,而现在陈李济的传统文化在一代代陈李济人传承中,也影响着一代代人。

近几年,来博物馆参观的小朋友们越来越多。看着小朋友们认真听陈李济故事,还做笔记,我很开心也倍感自豪。家长们说,“走进陈李济不仅让小朋友们开阔了视野,我们也受益匪浅,陈李济传统中药文化真是博大精深。”

每次讲解结束,都有相同的总结。陈李济生生不息四个多世纪,一直在变,也一直不变。陈李济一直坚持“诚信为本,同心济世”为宗旨,始终与时俱进,发挥工匠精神,传承好陈李济传统中药文化,精益求精做好古方正药,严格监督产品质量,才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陈李济中药博物馆是陈李济品牌文化的展示窗口,作为博物馆的讲解员,有幸与陈李济共同成长将近10年,希望不断讲出更多的陈李济故事和成绩,不断提升专业技能,不断丰富专业知识,不忘初心,当好传播者,做好传承者。让更多的陈李济故事被人记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