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

CORPORATE CULTURE

探寻红色印记,汲取精神力量

发表时间:2025-07-04 作者:沈涛 浏览次数:12

泛黄的旧报纸,是时间沉淀的印记。

1991年3月,《广州日报》一篇由广东党史、工运史研究员谢燕章撰写的《名人轶事:杨殷与陈李济药厂》引起陈李济人的关注,这篇文章提供了企业所不掌握的宝贵的第一手红色历史史料。原来,早在1924年陈李济就建立工人党组织和红色工会,翻开了陈李济党史第一章。

为更好地掌握这段红色历史,企业专门成立了调研小组,用了一年多时间采访大量的人,特别是与杨殷同志的大女儿杨爱兰恢复了联系(2007年“七一”前夕,95岁的杨爱兰加入中国共产党,是迄今为止广东省年龄最大的入党者),组织挖掘、收集、整理杨殷在陈李济从事革命的历史。在1993年8月与广东工运史研究委员会出版《革命先驱杨殷》纪念画册。

以杨殷“殷红”为底色,公司党委又寻访《杨殷传》作者原中山市委党史研究室郭昉凌老师;探访杨殷烈士后人等不断挖掘红色史料。

杨殷是从陈李济走出来的中国工人运动先驱,新中国“双百”英雄模范人物。1929年因叛徒出卖,杨殷与彭湃等四人在上海英勇就义,牺牲时年仅37岁。在杨殷短暂而光辉的一生中,陈李济见证了他的成长,记录下他参与发动省港大罢工、广州起义等重要历史时刻。

30多年来,党委坚持以各种形式组织党团员青年接受精神洗礼“补钙壮骨”。到中山杨殷故居参观学习;广州起义烈士陵园祭拜先烈;在广州起义纪念馆了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好作风;丈量红色大地,寻访广州——追寻广州起义的战斗足迹定向活动等。在企业内,筹建博物馆党建展厅,杨殷烈士的外孙女崔静薇女士捐赠了母亲杨爱兰写给谢燕章女士的亲笔信件(影印版),首次详细讲述了杨殷与陈李济历史史实。2022年又建成广州市党员教育基地——“济世丹心”杨殷事迹陈列馆。《坚守》、《红色匠心》、《用生命捍卫信仰》、原创红色“剧本杀”《济世先锋情报站》沉浸式革命体验是陈李济人弘扬杨殷精神力量的创作。

2019年成立的“杨殷红色突击队”攻坚公司急难新险重任务,在社区疫情防控点突击队旗帜高高飘扬;在车间生产一线现场有支援队员的身影,今年为推进党业融合,突击队针对科技创新、生产经营、队伍建设、群团工作等任务持续发力,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在“七一”来临之际,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国伟为党员讲党课,带领党员再一次重温杨殷精神“信仰坚定、对党忠诚;不畏艰险、勇于开拓;不怕牺牲、顽强斗争;不计名利、无私奉献”。结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从杨殷烈士廉洁自律、勤俭节约、担当作为、密切联系群众等方面事例引导党员严守党的纪律和规矩,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勉励大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才能在时代浪潮中保持内心的清澈,让杨殷等先烈的“活水”精神永续传承。

杨殷精神是革命先辈留给陈李济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经过百年沉淀,已深深根植于企业,不断激励着我们一代代制药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